区人大领导来院调研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

2018-11-20 09:51
来源: .
作者: .    浏览: 671

 11月19日上午,曾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卫洪,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主任刘万年,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靳文宝等一行4人到我院调研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我院党组书记、院长严贤超,党组成员、副院长赵凌参与汇报。

张主任一行首先来到我院保险纠纷调解室,了解该调解室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随后参观了诉讼服务大厅,了解诉调对接中心运转情况,最后召开座谈会。

会上,严院长汇报了我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情况,他指出我院在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矛盾化解难度日益增加、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通过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力促案件诉前分流;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力促纠纷高效化解;集中处理辅助事务,力促审判质效提升,从而构建了立案阶段“多元调解+速裁”诉讼前端分流化解大批简单纠纷,法官后端审理疑难复杂纠纷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格局。同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也还存在社会资源整合不够、制度建设不完备、人力资源不足、经费保障不够等困难。下一步,我院将坚持三个“大”的做法,进一步推进该机制建设。一是巧借势,顺应大潮流。借助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的潮流,借鉴兄弟法院的先进经验,发挥群众、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全面建设诉调对接平台,创新在线纠纷解决方式。二是聚众力,奏成大合唱。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三是抓配套,完善大格局。通过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健全诉讼辅导制度、加强调解与督促程序的衔接和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听完汇报,张主任及人大常委们纷纷表示曾都区人民法院在案多人少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并获得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和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示范法院两项极有分量的荣誉实属不易。为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要借助人民调解组织的力量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二是要积极争取人力保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三是积极争取经费保障,让诉调对接平台恢复运转,继续擦亮法院的多元化和繁简分流两块品牌。最后,还对我院关于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

          

1.jpg

2.jpg

3.jpg

5.jpg

4.jpg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