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我院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通过深入地学习,我感悟到了“为了谁,依靠谁”,也更清楚了“我是谁”。我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是司法工作永远的力量之源。
作为法院工作者,了解自己的职责,是第一要务。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是我坚守的信念;而作为一名公务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主持公平正义是我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终极目标。
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我们的工作依靠于人民。作为公务员,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给予。只有一直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来工作,我们的权力才能算是得到了正确的使用的。一旦有违人民群众意愿,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即使看起来再无瑕疵,也是违背了法律的真实意志,我们的权力也最终会被人民收回。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工作要依靠人民群众来进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需要我们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恪守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工作者,所面对和处理的都是人民群众最急待解决的问题,涉及的当然也是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在工作当中,常会有人想要通过一些手段来使法律的天秤向自己一方更加倾斜。此时,我们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初衷,坚持对公正公平的追求。更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是为了谁服务,秉承一切为了人民的核心价值观不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将自己与追逐利益的商人等其它工作者区分开来,明白自己做的并不是一份以追求自身利益为根本的普通职业,才能从根本上抵制住诱惑。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认识到人民法院既是司法审判机关,更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我的具体想法是:
一、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庭的工作者,我深切的体会到:基层人民法庭往往是最先接触人民群众的法院部门,也是人民群众最常最可能前往咨询和解决问题的场所。甚至有些当事人咨询在法庭,立案在法庭,审理在法庭,宣判还是在法庭。因此,基层法庭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对待当事人的态度,往往也就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于人民法院的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人民群众前来咨询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够解答、做到的都不推辞,对无法回答或是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应当给予耐心地解释,而不是一推了之。这样才算是为人民群众扎实地服务,同时也能使以后的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二、注要办案效率与调解。防止迟到的公平。一个迟到的判决结果根本无法解决人民群众急待解决的问题,更体现真正的公平正义。有时因为一个案件的审理时间过长,矛盾可能会在双方当事人的焦急等待中不断激化,导致原本一个很小很简单的问题扩大化复杂化。民事案件虽小,但牵扯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稍不注意,就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既要注重办案效率及早结案,更要做到不草率结案,不强硬下判,耐心疏导,尽理调解,从而真正妥善化解矛盾。同时对当事人开展正面法制宣传教育, 宣传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把相关的法律规定向当事人阐明,真正让赢者赢得清清楚楚,让输者输明明白白。
三、要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公正。必须要做到秉公执法、不徇私法、严格依法办事才能确保案件处理公正。不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八小时以外,都要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不良习气。
总之,通过这次的大讨论活动,我更加坚信,司法要服务群众,司法要依靠群众,走好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才能认同司法、才能参与司法、才能支持司法。只要心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群众路线与审判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能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