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同仁们,大家好:
在这秋风送爽 丹桂飘香的美好秋天里,我们信心满满,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绵延续曲。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还记得刚入大学时的理想:“法治天下”。虽然只是一些懵懂的想法,但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今日我所从事的职业,这算是机缘巧合,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夙愿。涉足这一学科之后,我的内心就默记着一句话“法律是一种信仰”。它不仅是神圣的,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生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何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何为自由?诗人告诉我,自由是用心灵之光照亮我们的生活,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何为平等?法学家告诉我,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何为公正?老法官告诉我,公正是用一生的时光把党旗下的红色誓言变成美好的现实;
何为法治?总书记告诉我们,全社会要信仰法律,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一句能让党放心、让群众信赖的承诺。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明法。“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前辈指点,有同事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二是要厚德。“德者,本也。”法律人应该有很高的人文涵养、注重德行。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明法厚德是为法律人之原则。
三是要明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善恶,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我们的精神追求,进而外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回首过去,展现当下,我们身边的例子也有不少,远的宋鱼水、陈燕萍、詹红荔,近的崔正涛、余志燕,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以民为重的情怀和作风,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法工作人员,犹如满天繁星、默默闪烁,犹如沧海一粟、静静流淌,但我既然选择了司法事业,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无悔。我将带着对司法事业的深情依恋,用我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去面对每一个困难和挑战,用行动实践自己的诺言:忠诚为党,贴心为民!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